查看原文
其他

钟山讲堂 | 王津:择一事,钟一生


2016年,纪念故宫90周年的献礼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一经播出便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。


与众不同的是,这部纪录片有着轻松愉悦的基调,修复师们在红墙碧瓦间骑车,在杏树下喂猫。严肃恢宏的故宫变得亲切起来。


它通过记录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状态,揭开了故宫神秘的面纱。


今天,从北京远道而来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老师做客钟山讲堂,和我们分享了他与文物钟表的故事。(他说今天不是讲座,只是分享而已,在大学里哪敢说这是讲座啊)


王津,故宫文物修复师。


从事钟表修复工作,

陆续修复和检修了两三百件钟表,

赋予它们新生


王津老师说:“故宫钟表的修复是很冷门的,最近十来年就两个人在修理,一共大概要修复两千件。但因为一个人一年也就修一件,一个人工作三十多年,一生也只能修这么多件。”


“故宫修复与保护文物钟表的技艺已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,技艺延续了三百多年,首先是修复人员的代代相传。”



他给我们展示运送钟表的小破手推车的照片,笑着说:“因为我们的修复理念遵循着‘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’,文物安全是第一位的,所以用这种手推车是最好的,放电动车里都容易损坏。(正如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的风格一样,王津老师等修复师们接地气的生活,使肃穆的紫禁城都温暖了起来。)


然后就是现场提问环节了。


>>>

王津老师好,请问您们有没有想过要做文物的复制品?或者说有没有方法来替代这个文物,来减缓它的损坏呢?


王津老师:目前复制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,我们争取未来可以作出复制品,放在原件旁边演示。但是现在拍视频比较容易,简单易行,基本修好的五六十年保存还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能做出复制品也是非常好的,毕竟演示更能展示它们原来的状态,比视频更生动。



>>>

在纪录片里,您看到钟表放在橱窗里,说“有点心疼”时,心里的想法是什么呢?您认为什么才是钟表真正的归宿?


王津老师:我觉得修复师们付出了很多劳动去还原它,可观众没法看到它动态的样子,这些钟表静静的在那里,没有人能欣赏到它真正的美,有些心疼。还有就是,展柜的密封不够好,可能会不利于它们的保存。


我觉得保存还是在库房里好,当然,最好的地方是既能让大家看到,还不会损坏它的地方,比如我们马上就要开始修展柜,更有利于它们的保存。



>>>

请问您这么早就进入故宫修文物,有没有过厌倦呢?您是如何保持初心的?


王津老师:我的老师傅说:“烦了出去逛逛,别在工作室里呆着。”虽然有时会寂寞,但这些钟每个都不一样,我又很想看它们的样子,所以就会努力工作了。纯粹是自己喜欢,工作完全靠自觉。喜欢大概就是,你在它身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,你没有觉得不值得。这些过程,你都能发自内心享受,这才是工作。



>>>

您说“人这一辈子很快就过去了”,那您的人生中除了修文物以外,还有没有其它有意义的事情?


王津老师:这句话是我进到地上库房,看到待修的文物歪七扭八的躺在地上时,内心的感慨。那些文物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,我们才活多久啊,我当时就觉得生命很短暂。但是其实人的一生还是很长的,我当时工作的时候还小,也爱玩儿,中午吃完饭就去游泳,冬天下班以后拎着冰鞋进北海大桥。我也有自己的爱好,还有陪伴自己的家人,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事。


老师和大家的全场自拍


小编独家专访


>>>

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里,有收藏家询问了故宫里有多少件钟表,然后得意地表示还没自己收藏的多,和您的谦逊态度相比,引起了网友的反感。那么对于文物收藏,您会认为捐给博物馆或者国家好一些,还是个人收藏好一些呢?


王津老师:其实那个收藏家他也没有那个意思,他就只是因为喜好收藏,所以得知故宫没有的他有,他会比较开心。其实文物的话,不管在哪里保存,在哪个人手里,在个人的家族里流传下去也好,在博物馆里收藏也好,只要公众能够欣赏到,都一样。只要文物不被破坏,它仍然能给世人反映出曾经的历史,将这些历史延续下去,这就够了



>>>

王津老师,我们学校也有一些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,比如工学院的学生,他们中一部分可能会考虑来故宫工作,或者去一些其它的高新技术的企业。那么您认为故宫有些什么是更吸引人的吗?


王津老师:其实故宫的工资相比于一些大公司可能微薄了些,但是只要喜欢,只要有情怀,你进去不在乎这些,那就够了。但是喜欢的人很多,他们不一定都能进来。能进故宫的人毕竟太少了,年轻人还是要仔细考虑自己的发展,不管是什么工作,做自己喜欢的事,发挥想象力创造力,有热情就可以了。



>>>

大家对您男神的称呼,您是什么想法?


王津老师:其实我觉得,这是大家的说法,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。大家可能只是喜欢故宫的钟表,然后觉得,哎,这修钟表的师傅也比较可爱。(其实是儒雅啦!!!不过老师你也可爱的>.<)但其实,我们就是普通的钟表修复师,从很久以前就有这个行业了,手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。



>>>

老师,请问您是小时候就很清楚自己喜欢钟表,然后去找师傅学的吗?还是后来碰巧学了这门手艺呢?


王津老师:其实我进故宫就是偶然,当时老师傅问我喜欢干什么,喜欢动态还是静态的东西,我看着钟表是动态的,就说我喜欢这个,挺好玩的。虽然是偶然,但既然学了这门手艺,自己也发现自己越来越爱这行,我就想着一定要把它传承下来。



>>>

王津老师,请问您有没有想过用现代技术(比如一些减震器材)来保护文物或者修复钟表呢?


王津老师:现代技术我们会用超声波清洗剂。更先进的设备我们其实不是很敢用,现在用了文物可能不会有影响,但是文物放三五十年以后也许会出现问题。虽然三五十年后出现问题,我们都不在了,对我们来说,责任是逃过了,但是对文物,它是有损伤的。



分享会就这么结束了。


可以说,“匠人”这个词汇,


在他身上,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。


大概就是,执着而内敛,儒雅而谦逊的样子,


如他。


最后送给大家二连拍▽

男神的微笑 由我来守护:)



  




点击关键字,查看往期内容


北大荒七君子 | 剧照

南农专属输入法 | 专属壁纸系列1 | 系列2

遇见NAU | 生活指南 | 东门 | update 1.0

我们在等你,还不快来? | 招新



文字 | 猫眼新媒体工作室  蒋佳颖

图片 | 党委宣传部摄影组 任逸飞

          南农青年 范一菲

编辑 | 猫眼新媒体工作室  蒋佳颖


点击原文,查看故宫博物院招聘信息:)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